尋找病名

病因、病源、機制...

Showing results for: Array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中間過程,其特徵為血管內凝血被激活,微循環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導致繼發性纖溶酶大量生成,臨床出現出血、臟器功能障礙、微血管病性溶血及休克等症状。

診斷:應具有引起DIC 的基礎疾病;符合DIC 的臨床表現;有實驗室診斷依據。1994 年第五屆中華血液學會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制定的DIC 診斷標準可供參考。1.臨床表現(1)存在易引起DIC 的基礎疾病。(2)有下列兩項以上臨床表現:①多發性出血傾向。②不宜用原發病解釋的微循環衰竭或休克。③多發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體征,如:皮膚、皮下、黏膜栓塞、壞死及早期出現的腎、肺、腦等臟器功能不全。2.實驗室檢查(1)下列3 項以上異常:①血小板計數<100×109/L 或呈進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數可<50×109/L);或有下述2 項以上血漿血小板活化產物升高: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Ⅳ因子(PF4)、血栓素B2(TXB2)或顆粒膜蛋白-140(GMP-140)。②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1.5g/L 或進行性下降或超過4g/L(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患者<1.8g/L,肝病<1.0g/L)。③3P 試驗陽性或血漿FDP>20mg/L(肝病>60mg/L)或D-二聚體水平升高(陽性)。④凝血酶原時間縮短或延長3s 以上或呈動態變化(肝病患者PT 延長5s 以上)。⑤纖溶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