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病名

病因、病源、機制...

Showing results for: Array

腸傷寒穿孔

腸傷寒穿孔(intestinal typhoid with perforation)是傷寒病的一種嚴重併發症,其發生率為2%~6%。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即使在穿孔後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但因正處於疾病發展的高峰期,機體十分虛弱、抵抗力低下、一般情況較差,加之手術創傷,術後傷寒病繼續存在,致使死亡率仍然較高(20%~30%)因此仍需對本病有所認識和警惕。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在原有基礎上增高,1/3以上的病人超過10×109/L,個別可達20×109/L以上(腹膜炎期)。2.血清傷寒凝集試驗(肥達氏試驗) O抗體效價1∶80以上、 H抗體效價1∶160以上具有診斷價值。3.細菌學培養 發現傷寒桿菌。1.X線檢查 有70%以上的病人可見膈下游離氣體。2.診斷性腹腔穿刺可協助診斷。腸傷寒穿孔後出現的腹膜炎症状和體征與常見腹內空腔臟器穿孔無明顯差異,因此在鑒別診斷時除與各具典型臨床過程的疾病,如闌尾炎、潰瘍病穿孔、急性化膿性膽囊炎伴穿孔、出血壞死性腸炎穿孔等進行鑒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照傷寒病特有的臨床表現和化驗檢查,如持續高熱、腹痛、便秘或腹瀉、肝脾腫大、相對緩脈和白細胞減低作為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別的基礎。在化驗檢查中,血清肥達反應O抗體效價1∶80以上、H抗體效價1∶160以上具有診斷價值,特別是從病人血、骨髓、糞便中分離到傷寒桿菌具有與其他疾病鑒別的決定性意義。傷寒桿菌引起毒血症的中毒症状明顯,容易導致中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不全。傷寒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療時恰在疾病感染的高峰階段,患者的身體、衣物以及患者的排泄物等均有較強的傳染性,應做好消毒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