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病名

病因、病源、機制...

Showing results for: Array

腸桿菌肺炎

腸桿菌肺炎(enterobacter pneumonia)過去極為罕見。近幾十年。隨著廣譜抗生素和呼吸醫療器械應用的增多,腸桿菌肺炎已佔院內獲得性肺炎的9.4%,其中以陰溝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所致者多見。臨床上,腸桿菌肺炎多發生於衰弱或免疫抑制者,易由污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暴發流行,常伴菌血症和對多種抗生素治療反應差等特徵。

1.血象 白細胞總數可增高或正常,但中性粒細胞常明顯增加,貧血較常見。2.尿常規、腎功能和肝功能 腸桿菌敗血症合併肺炎者,尿常規、腎功能和肝功能可能異常。3.痰液細菌培養為確診腸桿菌肺炎的唯一手段。臨床咳出的痰受口咽部其他細菌的污染,可採用經環甲膜穿刺、經皮肺穿刺和經纖支鏡獲得標本。若採用咳痰培養,標本需先進行培養前處理和應用合適的選擇培養基,以提高結果的可靠性。(1)咳痰的處理:咳出的痰液先用生理鹽水清洗5~9次後(可平均減少污染菌達100倍),直接塗片檢查。若低倍視野下,白細胞>25、鱗狀上皮細胞<10,再取這樣的痰液加1%~2%蛋白酶或乙醯半胱氨酸於37℃下孵化。當細菌濃度>106/ml,則認為培養有診斷意義,進一步進行一系列生化反應和分型以確定菌種、株和型。(2)選擇培養基:因痰標本中有時腸桿菌屬濃度較低,需用選擇培養基提高培養陽性率。選擇培養基的成分:2%纖維素二糖、0.1%酵母浸膏、0.03%去氧膽酸鈉、10μg/ml頭孢菌素、1%瓊脂和Andrade's指示劑。多數陰溝腸桿菌經37℃ 24h培養後,由於pH變化而產生色素,多數糞大腸菌群生長緩慢或根本不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