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病名

病因、病源、機制...

Showing results for: Array

埃利希體病

人類埃利希體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利希體(Ehrlichia)經蜱傳播所引起。1949年在美國還發現一種埃利希體病,其包涵體是在粒細胞內(而E.chaffeensis包涵體是位於單核細胞內),故命名為人粒細胞埃利希體病(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HGE),因此使人致病的埃利希體至少有兩種。病原體侵犯單核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在細胞質里形成桑葚狀包涵體。患者突然發病,症状酷似落基山斑點熱,少見皮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伴肝細胞損傷和肝功能異常。如有嚴重併發症可引起死亡。因其流行病學、臨床表現等與立克次體病相似,有人將其歸入斑點熱類疾病。

1、血常規檢查(1)血小板減少,(49~75)×109/L。(2)不僅白細胞減少(<4×109/L),而且淋巴細胞絕對數降低(<1.5×109/L,中數為0.41×109/L)。2、肝功能檢查患者肝功能異常,且在病程第1周末出現ALT和AST升至高峰,90~583U/L。3、桑葚狀包涵體出現在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或中性粒細胞中。臨床上常常可能與落基山斑點熱和科羅拉多蜱咬熱(Colorado tick fever,CTF)及萊姆病混淆。1、落基山斑點熱此病一般表現為發病突然,有寒顫,嚴重頭痛,虛脫和肌痛。並且熱度在幾天內可達39.5~40℃並持續(在嚴重病例長達15~20天)。2、科羅拉多蜱咬熱(CTF)CTF是一種流行於美國西部,一般是由呼腸病毒科考蒂病毒(coltivirus)經蜱傳播。該病在發作初期,一般表現為突然發病,寒戰高熱,有時還可能會有相對緩脈、噁心但無嘔吐,而且白細胞減少。但是該病又比較特殊,發病後的2~3天後體溫下降,症状大多消失。這並不意味著病好,1~2天後,又開始發熱,體溫更高,症状更重。臨床上不是很難鑒別,因為它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典型熱型。3、萊姆病患

Back to Top